如果说美国、日本的灵活用工是基于线下人力模式的传统 1.0 版本,那么中国近几年灵活用工的创业项目,一开始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 2.0 版本了。

“灵活用工”这个概念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,早在20世纪70年代,由于全球失业问题增加,在市场驱动和政府支持下,大量灵活用工的形式开始出现。

 

在越发达的国家,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体系就越完善,使用灵活用工的企业比例就越高,反之则越低。2017年,据CIETT调查报告显示,西方发达国家的“灵活用工”雇佣模式已经十分成熟,仅日本“灵活用工”在人力资源行业中占比已到40%,美国紧随其后,占比34%;法国,德国、意大利、波兰等欧洲国家“灵活用工”的占比均达30%以上,而中国的“灵活用工”的构成仅占到人力资源行业的9%,与日本和欧美相比差距较大。(数据参考CIETT调查报告)

 

“灵活用工”的用工模式在发达国家占人力资源行业重要比重的主要原因有:

 

1、发达国家在国家发展中侧重点逐渐从第一产业(农业)、第二产业(工业)转变为第三产业(服务业),第三产业(服务业)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。

2、在服务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,需要大量的服务业类型的劳动人口。因此随着人力资源技术的不断深化,发达国家“灵活用工”的用工模式逐渐发展,最终成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中体量最大的细分行业。

 

在中国,从2017年年底开始,灵活用工一词就开始火起来了,究其原因是灵活用工市场的迅猛爆发以及人才市场就业观念的转变

下载

传统用工形式有它固有的局限性,尤其是在人力成本和分担机制这些方面,而这在当前的企业内部管理的趋势下尤其会被凸显。这两年我们看到的趋势是企业要聚焦核心,提升供给能力,用更少的管理人员、核心人员来撬动更大的生产能力,提高企业的单位产出效率。

 

眼下,中国的灵活用工就业人群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领域:

 

  • 蓝领群体:以生活服务型岗位及劳动密集型岗位为主的;

  • 中高端技术类岗位:如IT人员、人工智能开发人员、系统工程师等等;

  • 职能岗位:专业性较强的辅助型职能岗位,如HR、律师、财务等领域的资深者也是尝试群体。

 

虽然,中国灵活用工市场还从未诞生过巨头,但中国灵活用工市场发展速度比起美国日本会更快,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的高度普及,发展空间巨大。如果说美国、日本的灵活用工是基于线下人力模式的传统 1.0 版本,那么中国近几年灵活用工的创业项目,一开始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 2.0 版本了。中国劳动人口数量是美国的4倍、日本的10倍,其灵活用工占比才达9%,据估测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以上。

 

事实上,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,国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,在互联网与科技发展之下,众多如服务、新零售、互联网等行业开始倾向多元化用工方式。以“零工”人员替代全职人员的“灵活用工”模式正在迅速崛起。

2019灵活用工爆红背后的秘密

2019-09-16
0